2006年5月11日,星期四(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三版:世相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把迷途的孩子牵回正道
本报记者 仇健 通讯员 李翔 薛筱红

  五一节前,瑞安市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收到了魏源寄来的信,曾为这个案子操心奔波过的检察官们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检察官的关心帮助下,魏源不仅没有被起诉,还保住了饭碗,成为未检科成立以来的首位受益者。
  2005年初,17岁的魏源来到瑞安,在唐老板的水产店里打工。同是山东老乡的吴成经常到水产店里找魏源玩,看着每天出入的大量现金,吴成眼红了,他叫魏源配了一把店门钥匙,并允诺偷得的财物两人平分。
  2005年12月1日晚,吴成用私配的钥匙潜入水产店,盗走了5690元现金、3张存折卡和一张银行卡。得手后,吴成分给魏源2690元。
  魏源拿到这笔赃款后却坐立不安。12月8日,他主动向唐老板坦白了这件事,并在唐老板的陪同下向警方投案自首。
  两名犯罪嫌疑人归案后,未检科的副科长胡益群经认真审查,鉴于魏源犯罪情节较为轻微,且认罪悔过态度良好,就只对吴成提起了公诉,对魏源则不予起诉。
  案件虽然了结,但检察官的牵挂却没了断。胡益群说,“当我对魏源宣布释放时,他脸上除了高兴之外,还有一份难隐的失落。我知道他心里肯定有了疙瘩,尽管没有被起诉,但回到社会后,还能不能像以前一样公平地拥有学习和工作的机会呢?”
  胡益群的担心不无道理。近几年来,来温州打工的人中不少是未成年人,这些孩子心灵比较脆弱,是非观念还不成熟,比较容易迷失方向。以瑞安为例,2003年有123名未成年人被起诉,2004年增加为210人,去年则上升到243人。他们多数是随家人或老乡来温州打工,或者是父母疏于管教的无知少年。
  为此,今年2月,瑞安检察院专门成立了未检科,将批捕、公诉合为一体,集中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从而能更加仔细谨慎地审查案件,帮助他们回归正途。
  未检科成立后,科长林正览专门对未成年人的犯罪特点及犯罪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他发现,由于过早地踏入社会,这些孩子容易受人误导和引诱。虽然对一些并未铸成大错的未成年人可以不予起诉,但他们被释放后,却要面对社会的冷落和失业的打击。于是,检察院制定了专门的帮教制度,还与共青团、司法局联合建立了帮教基地,帮助那些没有被起诉的未成年人恢复学习或者适时安排就业。
  魏源有幸成了这项制度的首位受益人。
  检察官胡益群找到了唐老板。通过一番恳切的谈话,心存疑虑的唐老板终于被感动,表示愿意接受魏源,帮助他好好改造。
  检察官们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瞧瞧魏源寄来的信吧:
  “尊敬的检察官阿姨:你们好,谢谢您的关心和帮助。这3个月来,我在看守所里想了很多很多,当那天你们对我说我被释放了时,我知道一切都靠您的帮助……被释放后,我心里一直有一个阴影,总觉得自己以后不能像平常人一样工作和学习,可是后来听说,您和我们老板打了招呼,让我回到店里去工作,我感到太意外了。回到店里后,我一直在努力地工作,拣回了我丢掉的良心……我相信,明天会更好,请检察官们放心吧!” (未成年人系化名)